挖煤为什么危险

财务投资 (4) 3小时前

挖煤为什么危险_https://wap.ycdhulan.com_财务投资_第1张

很多人问我,挖煤到底有多危险?其实,这个问题一说出来,就好像我们这行里那些新来的娃娃,总觉得就是抡大锤、挖石头那么简单,哪里知道,那里面的门道,和我们每天面对的风险,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。最直观的,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坍塌,但那只是冰山一角。真正的危险,是那种无声无息,渗透进每个环节的。我不是学究,说不出什么大道理,就是这么多年在井下摸爬滚打,一点点体会过来的。

触手可及的威胁:巷道与支护

咱们说的挖煤,其实就是在地下深处,一点点地把煤层挖出来。这整个过程,就像是在地层里开辟一个临时的“家”。而这个“家”,它的屋顶、墙壁,都得靠我们自己弄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支护”。你想啊,上面是厚厚的岩层,几百米几千米,那都是实打实的重量,压下来的力道,是你能想象的吗?所以,巷道的支护就显得至关重要。用的材料,从传统的木材,到后来的钢拱架、锚杆、喷射混凝土,这都是一步步改进过来的。但无论怎么改进,只要支护不到位,或者岩层本身的性质不好,随时都有可能发生“冒顶”,也就是顶板垮塌。这种事,见得太多了,有时候就在你头顶几米远的地方,那种轰隆一声,整个世界都颠倒了,你想躲都躲不及。

有时候,我们遇到的岩层特别不稳定,比如页岩层,它遇水就变得软塌塌的,本身就没什么支撑力。这就需要我们格外小心,不仅仅是支护牢固,还得密切关注巷道的变形情况。班前班后,都要有人去检查,看有没有裂缝,有没有下沉。一个细小的裂缝,在巨大的地压下,可能几分钟就扩大成一道深沟,然后,就那样,整个巷道就被压扁了。那种景象,不是电影里特效能比的,是真真切切的,带着煤尘和碎石,把你身边的一切都掩埋。

而且,巷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随着煤的不断开采,巷道会不断延伸,不断变深。每一次掘进,都是一次新的开挖,新的风险。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下,比如煤层瓦斯含量高、地层结构复杂的地方,掘进的危险系数更是直线上升。有时候,为了赶进度,或者因为各种原因,支护措施就可能打折扣,那时候,就是拿命在赌。

无形杀手:瓦斯与粉尘

除了看得见的坍塌,瓦斯,特别是瓦斯爆炸,是我们这行里最让人闻风丧胆的。煤层里天然就含有大量的瓦斯,主要是甲烷。这东西,你看不见,摸不着,但一旦浓度高了,遇到一点火星,那可就是惊天动地的大爆炸。你想想,一个密闭的地下空间,突然被熊熊大火吞没,那种场景,连想都不敢想。我们平时进去,必须得有瓦斯监测仪,时刻盯着浓度,超过一定阈值,就得马上撤离。但这玩意儿也不是万能的,有时候,传感器失灵,或者监测不到位,意外就发生了。

瓦斯爆炸的威力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它瞬间释放的能量,能把坚固的矿井炸得粉碎,把几十号人炸得尸骨无存。很多重大事故,都是因为瓦斯爆炸引起的。我亲眼见过爆炸后的矿井,里面一片狼藉,到处都是焦黑的痕迹,设备都扭曲变形,那种惨状,几年了,我闭上眼睛都能想起来。所以,我们对瓦斯,始终保持着十二万分的警惕。

还有粉尘。煤尘,日积月累地吸进肺里,最后会变成“尘肺病”。这玩意儿,也是一种慢性杀手。你可能在井下的时候,感觉不到什么,就是咳几声,但几十年下来,你的肺就变得像砂纸一样粗糙,呼吸困难,最后只能看着生命一点点被剥夺。这跟那些突发的事故不一样,它就像一个定时炸弹,慢慢地在你身体里倒计时。虽然现在有喷雾降尘、湿式掘进等措施,但完全杜绝,还是很难。很多老矿工,一身的尘肺病,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。

其他潜在的危机

除了前面说的这些,还有很多其他的风险。比如,井下通风系统一旦出现问题,空气不流通,缺氧,或者有害气体浓度升高,那也是非常危险的。有时候,一场大雨,或者地下水的涌入,也可能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,比如滑坡,或者直接淹井。还有,井下的电气设备,都可能成为火源,一旦短路,或者操作不当,也容易引发事故。

我们用的很多大型设备,比如掘进机、刮板输送机,它们本身的故障,也可能造成伤害。一个失控的卷扬机,或者一个突然甩动的皮带,都可能瞬间夺走一个人的生命。而且,井下的工作环境,非常潮湿、闷热,有时候还伴随着巨大的噪音,这些都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反应速度,无形中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几率。

说到底,挖煤这份工作,就是和地下深处的复杂地质、有害气体、以及各种机械设备打交道。每一个环节,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险。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全地把煤挖出来,是无数次与危险的博弈,是依靠严格的安全规程,是依靠我们每一个人的警惕心,还有那些不断改进的技术和设备。但即使这样,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。这,就是挖煤的危险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