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家为什么要做量?里面有多少门道?

投资基金 (3) 6小时前

庄家为什么要做量?里面有多少门道?_https://wap.ycdhulan.com_投资基金_第1张

说到庄家为什么要做量,这其实是很多新入市朋友的困惑,或者说,总觉得庄家是在“操纵”市场,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,这种“做量”背后的逻辑和目的。很多时候,我们看到某些股票放量上涨或者放量下跌,就觉得是庄家在活动,但其实,量能的变化,很多时候是市场博弈的结果,而庄家,恰恰是这场博弈里最需要“量”的参与者。

量能,是庄家“呼吸”的氧气

我们先不谈什么阴谋论,就从最基本的“供需”关系来看。股票的价格,归根结底是由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的。庄家,无论他有多大的资金实力,想要在市场上拉升一支股票,或者在高位“出货”,都绕不开“量”。你想想,如果一个庄家手握巨量筹码,想要卖掉,如果没人接盘,价格会跌到什么程度?反过来,如果他想把价格拉上去,但市场上流通的筹码太少,他即使有钱,也只能一点一点地买,效率非常低下,而且很容易被其他资金“卡脖子”。

所以,“量”对于庄家来说,就像是氧气。没有足够的“量”,他再大的胃口也吃不下,再大的计划也执行不了。做量,本质上就是在制造交易机会,为自己的操作铺平道路。这可不是简单地“打压”或者“拉升”,而是有更深层次的目的。

当然,这里说的“做量”也不是那种简单的对倒,把交易额做大就行。真正的“做量”讲究的是时机、节奏,甚至是对市场情绪的引导。什么时候放量,怎么放量,吸引什么样的人来接盘,这些都是有讲究的。

制造“有效”交易,实现资金的“吞吐”

庄家进场,首先要解决的是“买入”的问题。如果一个庄家想在某个价位吸纳大量的筹码,他不能一味地去挂买单。这样效率低,而且容易暴露自己的意图,让别人趁机抬价。所以,他需要制造出足够多的买盘和卖盘,让市场活跃起来。通过一些“拉升”或者“打压”的动作,配合适量的交易,就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大量的建仓。

举个例子,一个庄家看好某只票,想在10元附近买入。他可能会先通过一些信息释放,或者小幅拉升,吸引一些散户跟风。当散户进场后,他再配合一些抛盘,制造出“有卖才有买”的景象。这样,在他卖出的同时,也有足够多的散户买入,他的筹码就顺畅地转移到这些新进场者手中。这个过程,就是在“做量”。

同理,在高位出货的时候,也需要“做量”。如果庄家想在高位卖掉大量的筹码,他需要让市场上对这只股票的“热情”达到顶峰。通过制造一些“突破新高”、“主力控盘”之类的假象,吸引大量的追涨资金入场,这时候,庄家就能在巨大的交易量中,悄悄地将手中的筹码出给那些被情绪冲昏头脑的投资者。

诱导对手盘,完成“洗盘”或“吸筹”

“洗盘”是庄家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,而“做量”是洗盘的常用手段。洗盘的目的,就是为了清理掉那些意志不坚定的散户,把筹码集中到自己手中,以便后续的拉升。这时候,庄家就会故意制造一些恐慌或者诱惑性的走势,让一部分人害怕,卖出;也让一部分人觉得有机会,买入。

比如,庄家可能在拉升一段之后,突然开始大幅度的下跌,并且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。这种“放量下跌”往往会让很多散户感到恐慌,担心股票会继续跌下去,于是纷纷卖出。而庄家,则会在这恐慌的抛压中,悄悄地将这些筹码接住。这里的“做量”,就是为了制造这种恐慌和抛压。

反过来,在吸筹阶段,庄家也需要“做量”。有时候,庄家会故意在某个价位制造出明显的买盘,或者进行一些看似“强势”的拉升,吸引一些散户觉得“主力进场了”,从而也跟着买入。但实际上,这只是庄家为了在更高的价位,甚至在不同的价位区间,都能收到更多的筹码而进行的“诱多”或者“诱空”操作。这些看似正常的交易,背后可能都是庄家在默默地吸筹。

控制成本,优化持仓结构

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投资者,都会关注自己的持仓成本。对于庄家来说,这更是重中之重。大量的“做量”行为,说到底,都是为了在自己理想的价位区间内,尽可能地降低持仓成本,或者在高位锁定利润。这个过程,需要大量的交易来“磨合”。

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股票,在拉升前会有一段比较长时间的横盘,并且成交量也是萎缩的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仔细观察,有时候会有一些“温和放量”的迹象,这时候可能就是在进行小幅度的吸筹,或者是在调整持仓结构,将一些不稳定的筹码进行置换。这种“做量”,是为了在不引起市场过度关注的情况下,悄悄地优化自己的筹码分布。

更进一步说,当庄家决定拉升一支股票时,他需要提前做好功课。包括了解市场的流动性,了解潜在的接盘力量,还有就是他自己的资金链是否能够支撑住后续的操作。而“做量”,就是他不断试探和构建这些外部条件的过程。他需要确保,当他真正发动攻势的时候,有足够多的对手盘,也能够承受住自己资金的出入。

传递信号,引导市场情绪

资本市场是很微妙的,情绪往往会放大市场的波动。庄家作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,很清楚这一点。所以,有时候,“做量”本身就是一种传递信号的方式,用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。

比如,某只股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,突然出现了一根放量的长阳线,并且伴随着一些“利好”消息的释放。这种“放量突破”的信号,往往会吸引大量的短线资金和追涨资金的注意。庄家通过这种方式,是在向市场传递“这只股票要起来了”的信号,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,为后续的操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。

反过来,有时候庄家也需要通过“缩量”来表达一种“惜售”或者“筹码高度集中”的信号。但这种“缩量”是在有一定基础的交易量上进行的,而不是完全的沉寂。真正的“做量”是动态的,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的。

这里还要提到一点,就是“量价配合”的原则。很多时候,庄家做量,也是为了让股价的走势看起来“合理”。比如,拉升的时候配合放量,下跌的时候配合放量。如果只是纯粹的“操纵”,没有量的配合,反而容易引起市场的警觉。

做量背后的风险与博弈

当然,庄家“做量”也不是万无一失的。市场的博弈是复杂的,有时候,庄家自己也会因为“做量”而承担巨大的风险。

比如,他想在高位出货,结果市场情绪突然反转,或者突然出现利空消息,导致他即使做了大量的交易,也未能成功将筹码顺利地转移出去,反而被迫承接了大量的抛盘,导致自己的成本抬高,甚至深度被套。这种情况,在市场中并不少见。我之前也遇到过一些项目,本来是计划好出货的,结果市场一下子就变天了,眼看着堆积的筹码砸在手里,那种感觉,可想而知。

再比如,在吸筹阶段,“做量”的时候,也容易被其他大资金或者活跃的游资注意到,从而引发更激烈的价格争夺,增加吸筹成本。有时候,甚至会被竞争对手“搭便车”,也就是在庄家拉升的时候,其他资金也跟着买入,最后在拉升的过程中,庄家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。

所以,庄家做量,其实就是在和整个市场的资金进行一场高智商的博弈。他需要预判市场的反应,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,同时又要达到自己的目的。每一次“做量”,都是一次精密的计算和风险控制。

下一篇

已是最新文章